• 疾病定义:肝癌(Liver cancer)是一种发生于肝脏的癌症。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脏器,位于右肺下方,由两个肝叶组成。

    肝脏主要由肝细胞组成,除此之外,肝脏内还有胆管、血管等。胆汁经胆管流入肠道,参与营养吸收。

    肠道吸收的营养物质,在肝脏内分解和储存。肝脏还能产生凝血因子,保证人体在流血时能及时止血。同时,肝脏还能够分解血液中的酒精和多种有毒物质,承担“解毒”功能。

    肝癌的分型:肝脏的各类细胞生长失控时形成癌症,这类起源于肝脏细胞的癌症被称为原发性肝癌,包括以下几种类型:

    • 肝细胞癌(Hepatocellular carcinoma,HCC):这是最常见的肝癌类型,部分肝细胞癌是从肝硬化发展而成的。
    • 肝内胆管癌或胆管癌(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,ICC):占肝癌中的 10%~20%。
    • 血管肉瘤血管内皮瘤:这类癌症很罕见,但生长非常迅速,广泛分布,无法手术。
    • 肝母细胞瘤:这种癌症非常罕见,主要发生在 4 岁以下的儿童身上。经过规范治疗,近 2/3 的患儿能治愈。

    由于肝脏血流丰富,身体其他部位的癌症经常会转移到肝脏,形成继发性肝癌(又称为转移性肝癌)。这类肝转移癌的特征与原发处的癌症特征相似。

    流行病学: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肿瘤之一。根据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,2018 年预估新发病例 46.61 万例,预估死亡病例为 42.21 万例,发病后死亡的比例非常高。农村发病高于城市,男性高于女性。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也逐渐升高。

    病因/风险因素:肝癌的病因目前尚未明确,不过生活中的一些因素会增加肝癌的发生风险,包括感染肝炎病毒(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)、进食含有黄曲霉毒素的食物、酗酒、肥胖等。

    症状:早期肝癌通常没有任何症状,随着疾病进展,患者可能出现食欲不振、腹痛腹胀、不明原因的体重减轻、皮肤和巩膜黄染等情况。

    检查/诊断:临床上医生可通过下述 3 种情况诊断肝癌:

    • 在影像学检查(动态增强 MRI、动态增强 CT、超声造影、选择性肝动脉造影)中,肝癌会有特殊的“快进快出”表现,如果在 2 种检查中均出现这种表现,即可诊断为肝癌。
    • 如果只有 1 种影像学检查显示出肝癌特征,但患者抽血结果提示 AFP 这个指标升高,也可以诊断。
    • 如果能取得肝脏病变的活检组织,在显微镜下观察到肝癌细胞,那么,仅凭这一检查结果也能诊断为肝癌。

    此外,为了明确癌细胞的侵犯范围,医生通常还会让患者进行腹部 B 超、CT、磁共振(MRI)、骨 ECT 等检查。

    治疗:肝癌的治疗取决于癌症的分期和类型。可用的治疗手段包括局部治疗(手术、消融、栓塞、放疗)和系统治疗(靶向治疗、免疫治疗、化疗)。

    预后:早期肝癌的 5 年生存率约为 30%,一旦转移到周围淋巴结,5 年生存率会下降到 10% 左右,而一旦远处转移,5 年生存率只有 2%。因此,及早发现,及时治疗是关键。

继续阅读:
症状